潋流光

是一只囤货和围观的小号呢~

别急,我就拖一会儿。

๛ก(ー̀ωー́ก)

蟹黄拌饭:

我们的眼睛都需要一个开阔的视野, 
只要我们看得久远,就永不会怠倦。
——Ralph Waldo Emerson


(这是签名原句)


你在什么事情上付出多少时间,就能得到什么。


刚才看完电影顺手去豆瓣标记,看到了这样一个总结。大概是说今年看了多少部片,类型地区之类的一个数据分析。




原来这么多感动,总结一下不过一张图。


我干什么都不算快。读得慢、写得慢、做得也慢。


文章,一小时不到一千字。视频,一小时最多20s。


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喜欢做年末总结,读了多少本书,听了多少张唱片,去过多少地方,花了多少钱,认识过多少人,睡了多少小时,mac电池循环过多少次……


多少张表格也无法总结累积的感情和新的思想。




不管到了那儿都一样,人们喜欢排着队去喜欢人。


用喜欢什么人来彰显自己的品味。掏出一份不俗的书单,把刻板偏见归纳整理成自己的“个人观点”,争先恐后地叫一个不认识的人大大(无贬义)。


人是多怕寂寞?


所以大家喜欢了,我也得喜欢,大家看过的,那么我也去看看。


只是谁又比谁厉害多少。


“阶级”更高就可以无视弱者,“高冷”都变得像是勋章可以别在胸前炫耀,“逼格”是所有人都应当习得的能力。


也不是说没有羡慕过什么人,虚荣心扎根的时候不甘心和不服气全都浓缩成一个白眼,拉着朋友说:你要是再不夸我我就当场气炸给你看。


平静下来,看着陪在周围的人,也就释然了。


比起千篇一律的重复告白,我更希望得到的是交流。


比起“崇拜我”,我更想说”爱我“。


比起“逼格”更高的文章,我更希望它能承载我的思想和感情。


这段文章我常翻出来自省:


[作者名叫尤里.格萨摩。文章题目是《大都市对于心智生活的影响》。文中他分析了现当代人对于籍籍无名的恐惧。乔治.贝克莱的名言“存在就是被感知”遭到了过分的发挥,人们极度关心自己与他人相比究竟要多么出众或者多么不出众。]1




我常常强调,希望我的读者回复前能仔细想想自己在说什么。


说实话我自己这么写都觉得好笑,毕竟不过是同人,不过是消遣时在方寸屏幕上找的乐子,不过是倾泻内心的欲望,不过是变相转移对偶像的爱。


不需要被认真对待。


但我做不到,我们平日里被主流文化洗脑,被网络上的二手段子洗脑,被政治教育洗脑,各类软广硬广不间断推满所有空余时间。


所以我不需要在文章里输出我的政见或者高人一等的观点,我也不需要寻找认同感或者是不过脑子的图个爽。


至于是什么,每个人看完自会有想法。




胡言乱语说一说,没有什么逻辑,还显得我很傻。


睡吧睡吧。




[1]I Hate Celebrity Culture - Jack Gleeson - Oxford









评论

热度(93)